close
二、〈淨行品〉中的處世哲學

  佛法並不是遠離群眾而獨存的,而是要走向廣大的人群去解除他們的煩惱和痛苦,所以太虛大師說:「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圓通,若人識得其中意,皆在尋常日用中。」〈淨行品〉可用來做為吾人內心之明鏡,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舉止,藉由每一首偈子,可使吾人產生一種連貫的思慮觀想,不僅可做為自心的內省,更可淨化吾人的心靈,使得佛法能與日常生活相互融攝,累積智慧和圓融的處世哲學,〈淨行品〉中的啟示,正教導我們可由周遭環境中的萬事萬物,學得一些可貴的心得。

  在〈淨行品〉所提及的偈文中,和我們日常生活最息息相關的記載便屬於它對食、衣、住、行、娛、樂等各方面的描述,其各項略談如下所述:

  (一)食:此一品經談「食」的方面有11首長偈1,例舉第118偈:「得柔軟食,當願眾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我們如果吃到柔軟食時,應發願一切眾生都能「大悲所熏,心意柔軟」。心意柔軟是慈悲的另一面,也是暴戾恣雎的反面。現在社會上殺人的案子層出不窮,並且由殺人而至於分屍,其心腸之惡毒,不言可知。所以我們要常存大悲心,薰習暴戾之氣,來軟化我們的內心。

  第117偈:「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我們p果得到不好的飯菜,勿起瞋心、貪心。應當發願,願一切眾生,不因不美食而動心,則可得三昧(定)味。

  第121偈:「若受味時,當願眾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我們在嘗味道時,應當隨時發願,願一切眾生與我,皆要「得佛上味,甘露滿足」。也就是能得佛之無上妙法。

  (二)衣:此一品經談「衣」的方面有五首長偈2:例舉其中第37偈:「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在整衣束帶時,而想到要檢束我們心理、行為上的善根,不令它散失,才合乎佛弟子的身分。

  第38偈:「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穿著上衣時,願一切眾生,因著法衣而為眾生作殊勝福田,獲得殊勝善根,未來得至涅槃的彼岸。

  (三)住:此一品經談「住」的方面有五偈3:例舉其中第六偈:「若在宮室,當願眾生,入於聖地,永除穢欲。」當我有宮室可居時,我願一切眾生皆與我志同道合,而發心能與諸佛菩薩同生一處,得「永除穢欲」。

   第27偈:「若入堂宇,當願眾生,昇無上堂,安住不動。」當我進入禪堂時,我願一切眾生都能明心見性,且能不動心。

  (四)行:此一品經談「行」的方面有19偈4。例舉第八偈:「上昇樓閣,當願眾生,昇正法樓,徹見一切。」當我們上樓時,願一切眾生都能聽聞正法,且徹底明白宇宙萬有的真理。

第51偈:「見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我們遇到高路,固然要奮勇直上,也但願一切眾生能出離三界,作自度度人的賢聖,心中不要生起怯弱。

  (五)娛:此一品經談「娛」的方面有2偈。例舉第2偈:「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我們獲得稱心如意的五欲,不要貪著。同時當願眾生,願眾生中如我一樣而獲得五欲者,要起厭離心。五欲污染,當視之如被敵人射在身上的利箭,痛徹心肺。我們要設法拔除,身心才得安穩。

  第5偈:「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娛屬於精神上的情緒,能夠陶冶我們的身心,但它也能使人作出違情逆意的事,所以我們要願眾生,用法來自娛,了知這些伎樂,只是一時因緣聚會,不久就會消散。

  (六)樂:此一品經談「樂」的方面有五偈5。例舉第81偈:「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心無所樂。」「無樂著」的人豁達大度,看世間的有為諸法如過眼雲煙,不值得我們鉤心鬥角,用全力去爭取。我們遇到這一類的人,欽佩他的風度,贊成他的見解,所以發願,願一切眾生於「有為事中,心無所樂」。佛陀也說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82偈:「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見到快樂的人,當願一切眾生都能常得安樂,而且歡喜供養佛,因為供養佛可修福報。

  在洗澡、上廁所時也要發願,例舉第44偈:「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我們在澡浴身體時,同時願一切眾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這是由洗身而轉到洗心。我們洗去心上的貪、瞋、癡、污濁,而使其調柔,畢竟得到心無垢染,與佛相應。

  第42偈:「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癡,蠲除罪法。」大小便溺是人身最骯髒齷齪的不淨,然而這個不淨,從何而來的呢?皆因眾生貪、瞋、癡、愛,尤其是情欲而產生的這個血肉之軀。有此肉軀,則不能不進飲食,大小便溺則勢所難免。所以我要發願,願一切眾生皆能棄捨貪、瞋、癡、惡見,而蠲除殺、盜、淫的有罪之法。

三、〈淨行品〉中之十度波羅蜜

  〈淨行品〉中的每一願心,皆是行門,且具十度齊修之功,因其所成行,皆施眾生,信位菩薩於布施度之修學,著重於布施心之啟發及對治慳貪煩惱上,如經中所說﹕「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捨,心無愛著。」運用發起利益眾生之心願,來增長施捨心。

  在戒波羅蜜的修行法,如經中第23願:「受學戒時,當願眾生,善學於戒,不作眾惡。」我既受戒、學戒,就要持戒,也願一切眾生,皆「善學於戒,不作眾惡。」於善法我們應當都要做,於惡事就得全盤放下。

  能安忍於強軟兩境,此為「忍辱」波羅蜜之行,如經中說:「見報恩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能知恩德。見背恩人,當願眾生,於有惡人,不加其報。」6

  「精進」波羅蜜之行,如經中說:「詣大小師,當願眾生,巧事師長,習行善法。脫去俗服,當願眾生,勤修善根,捨諸罪軛。」7若心不異緣,妙達性空即為「禪定」波羅蜜之行,如經曰:「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8若能善巧迴轉即「慧」波羅蜜所成,如:「見不捨人,當願眾生,常不捨離,勝功德法。見能捨人,當願眾生,永得捨離,三惡道苦。」9凡所有見,皆願利物,即「方便」度之功,「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若見果實,當願眾生,獲最勝法,證菩提道。」10善知藥病,決斷無差即具足「智」波羅蜜,「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11具足「力」度即能遠離一切罪惡,災難之侵襲,如經中說:「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12

  陸、結論

  一位初發心的信位菩薩,從朝至暮,從外出至回到住處,一舉一動、目見耳聞,皆在發願。願的範圍,不但願一切眾生,同時也以此自律。等於一根無形的繩索,拴住心猿意馬,使它由散動而趨於靜寂;由雜染而趨於純淨。如此,生生世世維持此一願念,未有不進入初住而位階十地。

  印順導師認為:「趣入佛道的圓滿菩提心,應有信願、慈悲、智慧等三德」13,因此〈淨行品〉就具足了大乘佛法所要表達的菩薩之精神。

  心為一切法的本源,三藏十二部經如此浩瀚,無不是在講修心,要知此心用於善則善,用於惡則惡,在本品中列有一百四十一願,皆屬日常生活中之事,非常的平實,在華嚴廣大的教海裡,皆不離此心而修,唯以心相印生活才是真佛法。(續完)

註解:
1 《大正藏》第十冊。頁70~71。有41、105、110、111、116~122偈。
2 《大正藏》第十冊。頁70~71,有7、16、37、38偈。
3《大正藏》第十冊。頁71,有6、27、29、34、107偈。
4《大正藏》第十冊。頁71,有8、24、31、35、36、42~46、51~58、126偈。
5《大正藏》第十冊。頁71。有5、80~83偈。
6《大正藏》第十冊。頁71b。〈淨行品〉第11。
7《大正藏》第十冊。頁71a。
8《大正藏》第十冊。頁70a。
9《大正藏》第十冊。頁71a。
10《大正藏》第十冊。頁71a。
11《大正藏》第十冊。頁71a~b。(同上)。
12《大正藏》第十冊。頁71,第11偈。
13印順法師。《成佛之道》,頁2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