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新華嚴經論》卷十六說:

   「以無始諸見、無明、貪、瞋、癡、愛,今已發菩提心,信樂正法頓翻諸見,成其大願,長大悲門;若但以三空無相對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賢行故;欲行長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賢門,充法界行者,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皆勤修習此一百四十大願門,便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淨入普賢行故,故名淨行。」

   從其離三業之過,而成其智,從其大願而長大悲門。而悲能拔一切的苦,智能修一切的善。悲智相導,就如同人之雙足,雙運而無礙。

   在其宗旨中,《華嚴經疏》卷十五說:「以隨事巧願,防心不散,增長菩薩悲智大行為宗,成就普賢實德為趣。」在所歷事之中,又說到:「始自出家,終於臥覺,皆事行也;知家性空,理行也;觸境不迷,善達事理,智行也;以願導智,不滯自利,大悲行也。」此品是以事顯理,並且以智為導來行大悲就是淨,悲智兩者同時運行是利益眾生的淨行。

   因此上文中提到「淨行」一語,在梵文就是清淨我們所做的。也就是在我們所言、所行中,如何才能清淨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伍、《華嚴經》中之淨行

   一、〈淨行品〉的經文結構

   在〈淨行品〉經文一開始,智首菩薩以一百一十問「淨化身口意三業之方法」,然後文殊菩薩以一百四十一願行作回答。問到如何令身口意三業清淨,並獲得一切殊勝功德呢?文殊菩薩答曰:「善用其心,藉事啟願令其具足清淨行相,使八萬四千塵勞轉為清淨的願行。」

   〈淨行品〉經文結構簡單,大約可分為兩段,首先為智首菩薩所問,其次為文殊師利菩薩所答。若再細分,可分為三段:第一為問答之人,第二為智首菩薩以一百一十問提出質疑,第三為文殊菩薩以一百四十一願答其所問。

(一)本品中問答之人
首先經文中智首菩薩問文殊菩薩如何清淨身、口、意三業?智首菩薩是下方玻璃世界梵智佛的上首菩薩,所以智首菩薩表一切諸佛「法本自體、白淨無染」之智。智首菩薩之問,為「舉德徵因」,表示以本淨自性為緣起之因,故現能問之相。而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淨智妙慧之本體。以文殊菩薩為說法主,表一切諸佛「受用法樂智」為揀擇行門之依據,以一百四十一大願為根本淨智之門,故現答主之相。換言之,以兩位菩薩為問答者,就如澄觀祖師云:「歷事巧願,必智為導故,事近旨遠,唯妙德」1。

(二)智首菩薩的百問
在《華嚴經疏》卷十五,澄觀祖師將智首菩薩所問共一百一十問,分為十一段,每段十問。列表如下2:
  第一段︰明三業離過成德(云何得身、語、意三業離過成德?)
  第二段︰得堪傳法器(云何得具足十事為法器?)
  第三段︰成就眾慧(云何得成就十慧為道體?)
  第四段︰具道因緣(云何得十力以資道業?)
   第五段︰於法善巧(云何得十善巧以利生?)
   第六段︰修涅槃因(云何得七覺分三昧?)
   第七段︰滿菩薩行(云何得十波羅蜜?)
   第八段︰得十力智(云何得成佛十種智力?)
   第九段︰十王敬護(云何得天龍等十王敬護?)
   第十段︰能為饒益 (云何得于一切眾生十種饒益?)
   第十一段︰超勝尊貴 (云何得成一切眾生中最尊貴?)

(三)文殊的總別答
1.總答
文殊菩薩以一語遍答智首菩薩的一百一十問,此「一語」即為「善用其心」。在〈淨行品〉中提到:「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文殊菩薩為教導眾生善用其心,因而提出了一百四十一願。

2.別答
《華嚴經疏》將一百四十一願分為︰
  1.十一願—明在家時願    2.十五願—出家受戒願
  3.七願—就坐禪觀願     4.六願—明將行披掛願
  5.七願—澡漱盥洗願     6.五十五願—明乞食道行願
  7.二十二願—明到城乞食願  8.五願—明還歸洗浴願
  9.十願—明習誦旋禮願    10.三願—明寤寐安息願

  從這一百四十一願中,了解一位修行菩薩道的行者,自初發心以來為眾生,無有一念自求安樂,念念皆為眾生,亦念念恆無間斷之精進,趨向於一切智之覺,周顧十方,度一切眾生(待續)。

【註】
1《華嚴經疏》卷十五,《大正藏》第三五冊,頁六一三上。
2繼夢法師《華嚴經淨行品剖裂玄義疏》,圓明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