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及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此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要

     北宋省常融合華嚴、淨土等典籍的內容,並吸收華嚴宗和淨土宗的理論,倡導一種新的淨土信仰學說。南宋初年義和提出的華嚴淨土思想,具有與之相同的性質。這些學說所提出的諸多崇拜對象、修行內容以及修行目的,雖然與某些傳統佛經的記載不盡相同,甚至有相互矛盾之處,卻並未受到抵制,反而在客觀上為多種經典和多派思想的並行提供了依據。這兩種混合形態的淨土學說廣泛適應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尤其得到士大夫的積極響應,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通過融合、重組和創新而提出此類淨土信仰的目的,是教化不同階層的民眾安於本分、勤於本職,協調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秩序。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要 

以「性起」說為根基的華嚴宗,便於解釋淨法的生起而拙於說明染法的存在。為彌補此拙,華嚴諸師以「三性同異」和「染淨緣起」結合而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染淨、真妄之生成轉換系統。這一系統就是華嚴學的「真妄交徹」學說。將依真起妄和稱性而起兩種解決妄染生起與還滅的要旨,落實於修行解脫論上就形成了「妄盡還源」的證悟法門。而將心調適於華嚴境界之上就有可能證得華嚴三昧。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華嚴三昧」---珠網機體論

  五教中的第五教是「華嚴三昧門」,旨在揭示「法界緣起」之理。「華嚴三昧門」主張以一切緣起事物皆入於平等法界之中:一入於一切,一切入於一,可說是一機體圓融的理論。「法界緣起」與「業惑緣起」對立。就小乘觀點,眾生因「無明業惑」與「十二因緣」而墮入生死輪轉。又因我法兩執,而陷入煩惱障與所知障,是為人生痛苦的根源。「十二因緣」和「業惑緣起」雖能解釋人生的黑暗、痛苦、災難與罪惡,並激勵人「拔苦離惡」,但這個理論仍有兩大困難:一是根據「十二因緣」、「業惑緣起」解釋宇宙人生的來源,可說是一因果決定論;二是以「業惑」為「緣起」之理,不免視人生為苦海,視世界為五濁惡世,可說是一悲觀哲學。這樣的思想難以為中國人所接受,因為無論是中國的儒家還是道家,都尊道貴德,對於世界人生一貫採取肯定的態度。無論現行世界有多麼不理想,中國哲學家總本著淑世的精神,企圖善化世界人生,而不是否定之,捨棄之。這樣的思想使中國人接受了大乘佛教,而不是小乘佛教。杜順大師提出「法界緣起」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生即無生」---人法兩空反實在論

  五教中的第二教是能破「我法兩執」的大乘始教,「生即無生門」。東美先生認為這使小乘教轉化到大乘始教的境地,也就是般若空宗的中觀體系。在大乘般若空宗把物質世界變成生理與心理世界,把十二入、十八界歸屬到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範疇,如此便成為「生即無生門」所說的「我法兩空」境界。換言之,小乘教主張諸法實有,大乘始教必須破除這項執見。杜順大師於是從「名」、「事」、「體」、「相」、「用」、「因」六種範疇分析,說明諸法均出於識心的虛妄分別,並非實有。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初祖杜順大師造「五教止觀」,為中國大乘佛學華嚴宗奠立基礎,其影響極為深遠。所謂「五教止觀」,就宗教立場而言,原是指五種不同層次的修行境界:法有我無門、生即無生門、事理圓融門、語觀雙絕門,以及華嚴三昧門,杜順大師並將之應用在判教上,以其分別代表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大乘頓教,以及一乘圓教。杜順判教顯然在將小乘和大乘各教(有宗、空宗)均攝入華嚴一乘圓教之中,可謂用心良苦。然而從哲學的立場來看,「五教止觀」並不只是一篇重要的宗教文獻,其中還包含豐富的哲學思想與嚴密的理性論證。「五教止觀」文章本身的目的在引導佛教思想由小入大,其用意深刻,值得重視。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藏著的《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論名引人入勝,何謂華嚴一乘?謂別教一乘,有別教一乘的制定,相對地其餘四教又與其有何不同?吾人鎖定在「佛種性論」的課題上,進行深入的探索,以「種性論」在五教中的差異,了解法藏分判五教的旨趣在哪。

 

  五教「種性論」是法藏的定論,但各個經論本身即是一獨立的整體,不容分割,故吾人又進行整個佛教史的掃蕩,企圖了解「種性」思想在印度源流的流變,如何從婆羅門教經過佛陀的改造而進入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有何差異?最後進入大乘佛法,由於法藏之說屬於後期如來藏思想,故吾人在大乘佛法方面僅從初期大乘下手,以免重覆。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宗判教是天臺宗“五時八教”以外又一種非常重要的教相判釋,歷來就備受佛教界和學術界的重視,在20世紀湧現的佛學研究成果中,對此多有述及。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乘華嚴宗的思想體系者,乃賢首法藏大師(六○三—七一二),相傳法藏為智儼弟子,智儼乃杜順弟子,而華嚴宗之成立,乃受杜順之著述所影響。因杜順之《五教止觀》和《法界觀門》二書,實為華嚴五時判教之始,其他如「同別二教」之區別,及「十玄緣起」的思想,亦是杜順所創立。其後智儼著《搜玄記》、《孔且章》及《十玄門》都是發揮「十玄緣起」的道理,至於「六相圓融」的學說,亦是智儼始說之。這些闡釋《華嚴經》的創新理論,便構成華嚴宗的基礎。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別教一乘無盡緣起為華嚴宗特有之宗義,也是其圓教之圓義,但因華嚴經不共聲聞與其他大乘,所以如何以華嚴別教統攝一切經教便成為華嚴宗的重要課題。經過智儼 (602-668  CE) 及法藏 (643-712 CE) 師徒兩代的努力,建立了同別二教的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其中最主要的論點是透過法華的會三歸一而立了「同教一乘」,以作為聯結「別教一乘」的主要橋梁。別教一乘與同教一乘的異同,相同的是「一乘」,不同的是「別教」與「同教」之差異。在同一異中,智儼及法藏建立了別教華嚴勝於同教法華的理論,也就是華嚴勝於天台。智儼的意見主要集中在《搜玄記》及《孔目章》,而法藏則是在《五教章》中闡述,本文便以他們的意見為中心來討論同別二教的相關問題。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大小乘的乘,就是乘火車的乘,就是佛教有五部車子,可以把人(一切眾生)從凡夫的地位,運送到佛果的地位上去,所以叫做乘。我們普通講的大乘、小乘,那是把佛教分成兩個班,但在整個佛教教育內容說,那就有五個班。這五個班裏面,我們最適合的就是人班,而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多生多劫從人乘佛教修起,一步步地晉升。我們也應該先從人乘修起,最高目的當是成佛。但是萬丈高樓從地起,所以必須一步一步地來。人乘佛教修好了,修天乘;天乘佛教修好了,修聲聞乘;聲聞乘修好了,進修菩薩乘;菩薩乘修圓滿了,就到了佛乘,就是佛果了。這樣說起來,有的人也許認為,這個路太遠了,要費的功夫太多了,所以有的宗派,尤其現在所謂的密宗,這一個宗派認為,修這個宗派,很快就成功,可以即身成佛。淨土宗也有說,一聲念佛,就能生極樂世界。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今日的佛七所念、所唱的,都有很深的意義。各位現在能來參加我們的佛七,拿年度來說,今年剛開始,我們就有機會來念佛,而且念的是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及一切三寶的聖號,這個因緣殊勝、不可思議,功德亦是殊勝、不可思議。希望各位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認真念,更希望能夠介紹更多的親戚、朋友,同時都來參加,使大家同得此一大功德!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唱的方面,讚佛的語詞是以華嚴經裏頭的四句偈「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來讚佛。這首偈是讚嘆法身佛的。我們華嚴宗所拜的毘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普通說,是本尊佛,也就是一切諸佛的本尊。念了這一尊佛,就等於念了一切的諸佛。毘盧遮那如來以法界法性為身。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次舉行的佛七法會,依舊習慣,稱為加香佛七。所謂「加香」,就是加功用行,也就是精進不懈地來修行。希望在七天佛七法會當中,我們不但能夠學會念佛,而且還要能念得一心不亂。把佛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得到定的境界。有了定,就能夠發慧,也就是把我們內心上的智慧開發出來,那就可以對宇宙萬有的真理有所認識。認識真理之後,就能夠得到覺悟。這是佛教修行最著實的法門,也是自古以來,轉迷成覺的最佳法門。這是佛教傳到中國以後,中國人特別研究出來的法門。發明這個法門的法師,最早是盧山的慧遠大師。他是魏晉時代的人。他發現到佛經裏面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以後,便大力地弘揚。當時追隨他修行這種法門的朝野人士及專家學者,共有一百二十三個人。這些人都是知識份子。大家都對這個法門產生了興趣,也生起了好樂心。於是大家追隨遠公,依法修行,都能得到實際的成效。所以當時這一百二十三個人,就跟遠公大師一起結社念佛,誓願往生。這是念佛佛七法會的開始。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