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略述華嚴經之傳譯及其於中國佛教之影響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我毘盧世尊一代時教中之根本法輪也。以其陳義太過高遠,非下根小智所能接受。故於世尊入寂之後,即由文殊大士結集,藏之龍宮,垂六百餘年,隱而不傳。迨龍樹菩薩興,始入龍宮誦出,此一一乘慧日,方重朗於義天焉。

 

相傳,文殊大士與阿難海眾,於鐵圍山間,結集此大華嚴經時,對上、中、下根,分為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中部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菩薩觀前二部,渺若淵海,非人世慧力所及。乃誦後部,歸於五天。

 

華嚴大經,傳之我國者,亦為三部,所謂四十華嚴、六十華嚴及八十華嚴是也。四十華嚴者,乃本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之廣譯本也。唐德宗貞元十年,南天竺烏茶國王手書此經,來華進貢。德宗獲經,視同至寶。詔命般若三藏,譯梵為華,成四十卷,因以四十華嚴名焉。六十華嚴者,遮拘槃國之傳國法寶也。其王敬信三寶,內宮珍藏諸大乘經,而將華嚴大經等一十二部,別藏之山間石窟,嚴防外流,定為國法。東晉沙門支法嶺者,志弘大乘,人所欽仰。聞遮拘槃國藏諸聖典,乃不計艱危,前往求取。遮王嘉其為法精誠,遂付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以歸,是即六十華嚴之梵本也。東晉義熙十四年,吳邵內史孟顗、右衛將軍褚叔度,聯名恭請西域高僧佛陀跋馱羅尊者,將支法嶺大師取回之經,譯成華文。尊者受請,於道場寺合法業、慧嚴等百餘高賢,共襄譯場。歷時數載,方畢其事,計得經文六十卷,故名六十華嚴。八十華嚴者,有唐武則天女后者,崇奉正法,力弘大乘,嘗以華嚴經文未備為憾。聞于闐國藏有全經,遂遣使往求。時于闐國有高僧實叉難陀尊者,博通三藏,尤擅華嚴。于闐國王見天朝使至,遂請實叉尊者齎大經以東來。以證聖元年假東都大內遍空寺,從事翻譯。女后親臨譯場,贊襄勝業,並綴序文而題品文。迨聖曆二年,全部脫稿,得三十九品,八十卷經,遂稱八十華嚴亦號新經。參與新經譯事者,尚有南二竺沙門菩提流志、我國高僧義淨、復禮、法藏等,皆一時之俊彥也。

 

八十卷之華嚴新經,當時以為已臻完備。然據趙宋戒環大師研究,以為仍未齊全。蓋新經亦祗四萬五千偈、三十九品耳。史傳龍樹所誦傳者為下部經,計十萬偈、四十八品。以新經四萬五千偈、三十九品言,差距甚巨。況華嚴演教,每以十為圖數。戒環大師以為,今經應為十會、四十品經,尚有第七會、三禪天一品經文未來。彼以大經義在表法,想當然耳。實則以前所舉之偈品數字言,固非僅缺一會、一處之經文也。此事有待後賢之努力,將所遺之五萬五千偈、九品經文求得,則此世界之下部華嚴大經,方成真正完璧也。

 

吾人宿植淺薄,生逢末世,而能手捧、目觀、心口誦此八十華嚴,亦云千生有幸矣!況此八十華嚴,雖曰文有未全,然教、理、行、果,實已完備。吾人苟能明其教也,則毘盧興世之慈悲旨趣,無不明矣;苟能悟其理也,則法界緣起之文殊妙理,都悟得矣;苟能修其行也,則普賢菩薩之萬行因華,皆成辦矣;苟於無上佛果生渴求也,則彌勒補處之一乘極果,可證入矣。由是以觀,則明教以悟理?然則稱此經為根本法輪,夫誰日不宜!?

 

匪特此也。吾華嚴菩薩賢首國師,據此大經,以判釋如來一代時教,為小、始、終、頓、圓之五教。於毗盧遮那如來稱性直談之根本法輪外,一切眷屬經等,若小、若大、若半、若滿、若權、若實、若漸、若頓,乃至若偏、若圖,性、相、空、有等,條分縷析,規畫詳明,使吾人於汪洋浩瀚大法海中,任欲探取一經意趣,準此宗旨以求,有如按圖索驥,無不迎刃而解,不復霧夜數星、入海算沙之苦矣!然則吾人之學法幸運,又非前人所能夢及也矣。

 

迨清涼國師出,華嚴宗乘,又向前躍進一大步。傳云:「國師於六藝圖史、九流異學、華夏訓詁、竺乾梵文、四圍五明,靡不該洽。先後講大華嚴經五十餘遍,有價著述四百餘卷。其中以華嚴經疏鈔六十卷,撮要提綱,分解微密,於華嚴經之微言大義,闡發無餘,如日中天。」至此,匪唯華嚴宗風大煽於天下,其影響所及,雖寺廟之朝暮課誦,乃至應酬佛事,莫不帶有本宗色彩。而法界緣起之真理,且將給人類帶來無窮之光明也。

 

余雖不敏,然於華嚴,似有夙緣。方余始出家也,先高曾師祖上道下如老和尚,首課即授余以華嚴發願文。當余讀至「手捧目觀心口誦,當知宿有大因緣」句,腦際忽然一亮,於文中諸句義,似有故人重逢之感。嗣以不終天之時間,而全文能熟背矣。後余就讀佛學院也,課程中列有華嚴五教儀開蒙一課。雖教授丈師於彼深義未能詳釋,而余每讀及「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高原,後及大地」等句時,又嘗興身歷其境之感。惜乎,當時均未能一讀大經原文耳。比及負笈申江,於華嚴主應慈老和尚座前偶爾一聞華嚴大教,總有一番親切之感。但以醫科課程繁重,無法始終預其講席,至憾也。來臺後,先師祖南老人創華嚴蓮社於臺北。每月二次集眾,諷誦華嚴大經,余乃得以暢遊乎華藏性海。然以限于環境,南老人始終祗能於諷誦之餘,抽講片段,余嘗以無法一次獲窺全豹憾焉!

 

五十九年仲夏月,曉雲法師應諸方學子之請,假陽明山之永明寺,創辦蓮華學佛園,邀余參加,並囑教授一課佛學,且指定須授有關華嚴之經論。余因憶起,先曾師祖智太老人生前,曾倡印華嚴經要解一書,送人結緣。蓮社尚有餘書,束之高閣。因以之為課本,與諸學友共研究焉。論余學殖,授此實嫌勉強。然余自始即抱教學相長之態度,藉此機會,一探華嚴全貌,以了余之夙願。幸園中同學頗能合作,筆記心得,巨細靡遺,得其旨者,大有其人。余心竊慰焉!

 

韶華易逝,一晃三年,首屆畢業。曉師擬出刊「學佛園地」,以資紀念,囑余亦塗一篇,以湊熱鬧,因乃略述華嚴經之傳譯及其於中國佛教之影響如上。

 

中華民國六十二年六月十九日於華嚴蓮社之懺願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s1319 的頭像
    mos1319

    ☆ 多元華嚴。:*。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