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長在一個信仰佛教的家庭。 
  我的家庭並不能算是一個正統的佛教徒,而只能算是佛、道混合的信仰。因為家人雖然信仰佛祖,但卻將之視為膜拜的對象,此外又拜觀士音菩薩等中國故有的傳奇人物。 
  在小時候,我對佛學的了解並不深,只知道那些平時在拜的是佛,也只知道在拜時要打從心底發出虔誠的信仰和尊敬,但我並不了解彼此之間的差別是什麼,更不了解為何我是凡人而不是佛。有時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出家的和尚和尼姑是吃素的,而家裏在拜拜時卻是要準備大魚大肉;還有為什麼做壞事的人只要平時唸唸佛經和做一些宗教儀式即可消除業障並成佛?若是如此,那麼,那一些被害的人以及平時就發自內心信報佛、為善的人又該獲得怎樣的回應,以示佛祖的公平性呢? 
  這一切的問題在我上高中和大學之後獲得到了解答。
  上高中我讀了中國佛教的歷史之後,我才知道原來我國的佛教信仰和印度原始的教義並不相同。雖然在隋、薿伝薄A我國有許多思想家發明了許多理論,但這些理論畢竟只是為了將原始的佛陀思想能夠讓國人更進一步地了解和相信所作的修改而已。換言之,這些宗派並非原本的佛學思想。也從那時開始,我才知道若要對佛學有更一步的認識,吾人就不該只是讀中國所流傳的佛學,而是應該也讀原始的印度佛學,而後再加以比較兩者,如此才可對佛學有正確的認知,也才不會像一般民間信仰一樣混合了佛、道,將之視為只是信仰和膜拜的對象。  
  在大學的時候,我偶而會讀一些有關佛學思想的書籍,但很少看原文,而且通常是自己讀,並沒有人教,因此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我看的並不只限於一家或少數幾派,我希望能從各學派的角度來觀看先人對原始佛學的理解為何會不同,甚至是互相批評,例如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皆如此。此外也對各派對佛祖的精神理解各異感到很驚訝,例如中國是以普渡眾生的大乘佛教為主,而日本卻是以只注重個人修養的小乘佛教為主,甚至後者的和尚可以娶妻與飲酒,其紀律的寬鬆程度是中國和尚所無法想像的。於是我的問題又產生了,假如佛祖創立佛教的目的是為解救眾人,那麼那些繼承者也應該尊行佛祖的精神和戒律,如此才是正確的。即使有些教條式的規律會因為不同的習俗和情況而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精神卻是不容變更的。然而,日本的佛教徒卻縱慾,不注重精神修養,逢人問起就說自身內心常持清靜,雖是外表的墮落,但並不污染其清靜心。若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們又如何證明他們眼中的俗人跟他們不同呢?
  總之,我認為即使佛教的傳承會因為不同區域的文化不同而使得教徒會在傳遞時對其理論的內容稍作修改,但卻不能背棄其精神,而且即使是為了一時方便而作的修改,到最後也必須修正回去,以免因此而失去原本的精神。因為真理是不會因時空的不同而變更的,變更了表示其不是真理。
  而當我在讀佛學時,我也特別針對原始佛教在印度興盛和在中國盛行的原因作些比較,發現兩者雖然類似,但其實不同。首先,印度佛學的盛行是針對婆羅門教的不平等觀念而提出「眾生平等」的口號,進而主張人生應以求得靈魂來世的涅槃為主,且成為國教,成為全體的信仰基台;而中國在剛開始時的主要人物卻都是平民百姓,並且教義是逐較發展為在今世即可獲得精神的平靜以及一念之間即可成佛的觀念。例如天台宗和禪宗即是如此,而上位者除了少數君王,如梁武帝,大多是將之視為統制的器具罷了。而這也是為何佛教在中國能發展出如此多宗派的一個原因。其它如在唐時玄奘西行求法,而後在中土講論原始佛學卻不甚重視等例子,都可用來說明中土人士與印度人士對接受佛學的目的是有些微不同的因素存在。
  佛祖提出「無常」和「緣起」以解釋宇宙與人生,最後形成「我法兩空」。而不論是「我法兩空」,或是後來大乘有宗無著和世親所提倡的「我有法空」或境無識有」也好,都對物質世界採取了相同的態度,即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以「空」的概念說明了物質的不可恆常性,即然物質無自性,不是恆常的,人們也就不應如此注重物質生活。要了解人與物的差別,不可將人視為物,如此才是智慧的開始。肉體的墮落只會使心靈敗壞,因而不可沈迷於物質享受;同時,心靈高過於身體,靈魂才是人的主宰,修行不是針對肉身修行,因而苦行等行為並不能真正的解決人生的問題,真正應該修養的是人的心靈,所以對心靈作修行才重要且正確的。然而,一切種種的苦來自於人們的無知,若人們能對此了解,即可立時將自身提高到一個隨時可修養自己的境界。而修行時所依行的是正道,若不尊循正道而妄自修行亦是白枉。故佛祖提出自身所慘悟的道理以教導人,希望人們從中反省以了悟成佛。
  而這些思想傳到中國之後當然有作了許多修正,但其精神卻不因此而迷失。反而是從剛開始時的儒、道與佛之爭,進而達到三者協調的境界,例如禪宗主張不廢人倫而修行成佛。
  總之,今日的佛學已混合許多不同的思想,而這些思想除了使佛學更易為國人所接受外,也在各方面對原始佛學作了補充。在讀佛學時,吾人不可將之視為宗教看待,而應將之視為一種哲理。同時也要對每一個宗派的環境背景多加注意,如此才能對其學說的某些思想有正確的了解,而不會就其字面上的意思誤解了作者的原意,例如,道生即了悟經中所云闡提無佛性是勉勵語,而主張闡提有佛性。而最重要的是以正道來反省自身,使之不為外界所誘惑,亦不為自身所蒙蔽,此才是最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