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俗話說:「士大夫無恥,謂之國恥。」又說:「知恥近乎勇。」陳總統涉及貪污,但因受憲法保障,任期內無法追訴,但其夫人則已被起訴。社會大眾在看過檢查官的起訴書後,咸認為陳總統應該自動下台。但陳總統卻選擇正面回擊起訴書內容,堅持自己「清白」。蓋總統為國家最高名器,有其最高道德的標的,不容有任何瑕疵,一旦道德操守無法贏得大部分人民的信任,就應該自動請辭,畢竟已無法獲得尊敬了。但是,若一個人不知恥為何物,則可能什麼事都做的出來,如果他還掌握國家名器,則國家有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增一阿含經》載佛陀告誡弟子說:「恭敬於法,不貪財物,此則無有羞恥。」如果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要守法,不要貪非法之財,這樣就不會有羞恥的問題。陳總統及其夫人因涉嫌貪污被起訴,正是因為國務機要費被不正當挪用,這當然會產生羞恥問題。可是,我們卻看不到陳總統有任何羞愧之心,還大開記者會反擊,結果還是超過半數以上的人,不相信總統講的話,這是何等的諷刺。《中阿含經》說:「聖弟子常行慚耻,可慚知慚。」佛陀告訴弟子,要知道慚愧羞恥,蓋無有羞恥就會貪名聞利養,這是會妨礙修行的,而一般人則會因貪得無厭而身敗名裂。

  就佛教而言,無恥乃是無慚所衍生出來,而無慚是「八纏」之一,這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這「八纏」是:一、無慚,令於所造之罪自省無恥者。二、無愧,令於所造之罪對他無恥者。三、嫉,令於他人之盛事心不喜者。四、慳,令於所有之財與法心生吝著者。五、悔,令於所作之善事追悔者。六、眠,使心闇昧者。七、掉舉,使心不安靜者。八、惛沈,使心惛重者。以上的「八纏」,我們幾乎都可以在陳總統身上看到,這對他自己,還有對社會,是何等嚴重的事。

  佛菩薩談修行,沒有羞恥心是修不成正果的,故《度世品經》說:「其心不亂,住於羞恥。」任何人都一樣,要在世法中自在,羞恥心皆是重要原動力。陳總統是律師出身,能言善道,可謂是「辯才無礙」,但是若其理不正,儘管雄辯滔滔,依然只是詭辯而已,故《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就說:「得識辯才常懷羞恥」,有辯才還要有羞愧心才行。菩薩要領眾修行,一定要有道德的制高點,國家領導人亦復如是,《大寶積經》說:「以淳淨心離諸穢染,常行惠施永捨慳貪,稟性溫和常懷慚恥,其心寂定智慧明察,作世間燈破眾生闇。」如果在上位者被指為慳貪,那要如何領導國家走上正途?

  前面提到,無恥是不能自省自己所造之業,如果再加上無明,則在個人私德上一定一團亂,在國家政務上必是一蹋糊塗。什麼是無明呢?謂闇鈍之心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也就是「痴」的異名。《本業經》說:「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義章》:「於法不了為無明。」《唯識論》說:「云何為痴?於諸事理迷闇為性,能障無痴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由於無明是對一切法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常會有驚人之舉,甚至脫序的演出,把民生與外交攪的一團亂,造成社會民眾間彼此的緊張及對立,這是不能反求諸己之害,在《生經》說:「入于善哉,調御其心,察世無明,內觀其心,亦觀外心。」如果不能調伏自心,安能治國、治眾生心焉?

  如果一個人貪求錢財,就會不擇手段,也就是無恥與無名現前,最後斬喪自己的法身慧命,故《大方廣十輪經》說:「盡心供養多畜錢財,貪心染著取空言語,通致信命治生販賣。」因為一己之貪,必須要用大謊圓小謊,最後把自己的人格給賣掉了。所以《大方廣十輪經》又說:「耽著貪欲瞋恚愚癡,顛狂失心乃至邪見。」沈溺於貪欲、瞋恚、愚癡,讓自己喪心病狂,最後產生邪見,不能不引為警惕,故《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說:「無明蔽其目,貪嫉多姦矯」,因為一念無明,產生貪嫉,而害了自己。

  領導國家和修行攝眾的道理是一樣的,對內要心意誠明,對外要慈悲為懷,正如《大方等大集經》曰:「不思諸界不貪生處,調伏慢高不妬他財,為諸世間多作饒益,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如果在上位者能為天下蒼生多一份關懷,而不是在謀自己的私利,必定會贏得大家的尊重。佛陀有一次勸誡勝軍王說:「是故大王,勿為貪欲之所染污,勿為瞋恚之所鼓動,勿為愚癡之所覆蔽,勿復耽染王富貴樂。……為大國主。應以正法勿以非法,應隨法行勿隨非法,應愍眾生皆如一子。」(《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如果居上位的領導人是如此自持自重,台灣今天絕不會坐困愁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