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業因與業果之間的關係

一、緣起的定義
  佛教的因果原理,是建立在「緣起」上,緣起有廣狹的分別,以廣義的緣起說,世出世間的一切諸法,沒有一法不是托緣而起說為緣起,諸如自然界及生命界的種種,找不到一法不是從緣而起的;以狹義的緣起說,則是專指十二緣起支說的,亦即唯就有情的生死流轉說的。如通常說的業感論,就與業果說是相當的。
  「緣起」即無自性,梵文的意思是「由彼此關涉而生起」,就是說明一切諸法,皆由因緣而生起。縱觀世間的一切法(法—是人、事、物的總稱)無一不是相互關係的存在,一切是重重交互的幻網,惟有在如幻的緣起法中,觀察因果,才能澈底通達緣起的因果性相力用。

二、因、果之間的關係

  「因果」梵語 hetu-phala。指原因與結果。亦即指因果律。為佛教教義體系中,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之基本理論。蓋一切諸法之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亦即能引生結果者為因,由因而生者為果。以時間之因果關係而言,因在前,果在後,此稱為因果異時;但若就空間而言,則如束蘆之相倚相依之情形,此乃廣義之因果關係,稱為因果同時。

  《雜阿t經》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是緣起的定義;這種關涉、對待之間的依存關係有兩種:

  一是同時依存的關係;一是異時的依存關係,茲以下表來說明緣起之關涉、依存、對待關係。  

一、同時依存的關係
  為橫向的對待關係, 係就時間的某一點上來觀察事物。
  即所謂的「此有故彼有」, 此為主而彼為從。
二、異時的依存關係
  以縱向關係來觀察事物, 有前因後果的關係。
  即所謂「此生故彼生」, 此為因而彼為果。

  然此因果主從也不是絕對的,換一個觀點看,因果主從又可以倒置過來。

  所以《雜阿含經》云:

  「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

  佛法所說因果,包括過、現、未,謂之三世因果,大概分為三種:

  (1) 現報:今生作,今生受。
  (2) 生報:指此生造作善惡之業,來生受苦樂之報。
  (3) 後報:謂於現世所造善惡之業,二生以後,受其果報。

  「異熟」梵語 vipaka。舊譯為果報。音譯為毘播迦。即依過去之善、惡而得果報之總稱;蓋謂果異於因而成熟。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載,異熟一詞有三義:

  (一)異時熟,謂「因」與「果」必隔世於異時而熟。
  (二)變異熟,謂「果」為「因」所變異而熟。為經部主張
  (三)異類熟,謂「果」與「因」為異類,而由「因」所成熟。為說一切有部及唯識宗主    張、業果甚深在十信法門之用意。

參、業果甚深在十信法門之用意

  一、信的重要性

  《華嚴經》中對於十信的闡述,分有解、行、德三個階段,本文主題,探討業果甚深以<菩薩問明品>為主,係《八十華嚴》七處九會之第二會,文殊菩薩為說法主於普光明殿,說十信法門,以十種甚深來說明十種信心,先由文殊菩薩以長行向九首菩薩分別提出十個難問,再由九首菩薩每人各以十個偈頌來答覆問題,最後再由九首菩薩每人各提出十個問題來問文殊菩薩,互為主伴,主要在闡述真理,為成就十種信根、長養十種信力,讓外凡眾生明了十種甚深的道理,能斷除疑惑,建立起十種信心,作為入佛的基礎,冀求佛境,故將十信法門立為六位行法之前方便。六位行法即十信(不入位,攝於十住)、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信」喻,《大智度論》云: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義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淨,是人能入佛法;若無信是人不能入佛法。」

  龍樹菩薩曾以「手」喻「信」,如《大智度論》云:

  「經中說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如是。入佛法無漏根力覺道禪定寶山中,自在所取。無信如無手,無手人入寶山中,則不能有所取,無信亦如是。入佛法寶山,都無所得。」

  二、業果甚深在十信法門之重要性

  眾生沉迷於五欲六塵中不能自拔,對於業果甚深的道理,如果疑惑不明,就無法依理解行,有行無解增長無明,有解無行增長邪見。今文殊、九首互為明難,遞作碪椎一問一答,研覈教理,目的為曉悟群生,讓眾生了解之後,能安住於十種信心當中而不退轉,所謂初發心即成正覺是也。

肆、業果甚深之緣起

  業果甚深說明修善法得善報,修出世間無漏善法得出世間聖人果報,在三界中如果造惡業,就感三界內,尤其三途的苦報,所以要告訴我們「業」的道理,如果沒有深入的開解是沒有辦法明白的。

  為什麼會說業果甚深呢?又是如何的甚深?為何以文殊師利菩薩(以下簡稱文殊菩薩)為會主來發問呢?乃因文殊菩薩之智必因於「信」方能成「解」,換言之,『覺悟乃是「智」合「信」、「解」以成正覺。』

  又為何文殊菩薩要問寶首菩薩,而不問其他的人呢?因為寶首代表戒心,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無缺,如寶珠故;業果甚深,戒所招故;以事中顯理是可貴,故問寶首菩薩。

  業果甚深之緣起,即由文殊菩薩以長行的方式,問難於寶首菩薩開始,而寶首菩薩以偈頌的方式,層層析解來回答文殊菩薩所提的問題,此問題可分為十事五對:再由寶首菩薩分別以一個法說,九個譬喻說,來答覆文殊菩薩所問的問題。

一、文殊菩薩之難問

  ◎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寶首菩薩言: 「佛子!一切眾生等有四大,無我、無我所。」

  文殊菩薩問寶首菩薩說:一切眾生都是四大假合的、四大無主,身也沒有我,怎麼會有我所呢?

  ◎ 「云何而有受苦、受樂、端正、醜陋、內好、外好、少受、多受、或受現報、或受後報。」

  可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受呢?有的感受是苦,有的感受是樂;有的長的端正,有的長的醜陋;有的人內在非常的美好,非常的賢良;有的人外在長的非常美妙;有的人感受很多,有的人感受很少;有的人受到的果報多,有的人受到的果報少;有的人現在報、有的人將來報。

  ◎ 「然法界中無美無惡?

  事實上,就法界來說是沒有美和惡這兩種,但是為何還會有這麼多不同的現象出現呢
二、文殊菩薩與寶首菩薩之機轉

  (一)文殊菩薩之難問

 ※文殊菩薩問說:這些眾生身是四大假名的,四大無主的,身也沒有我,怎麼會有我所呢?

 ※又問說『能造能受是謂「我」』、『所造所受即是「我所」』;有我和我所,是我在造,我造了以後是我自己受、我所受,這是我和我所。那這個我呢?

 ※前面講到地水火風,事實上,是「無我」和「無我所」,那到底是誰在造,誰在受呢?

   又為何會有苦等十事五對呢?
  (1) 苦樂者,就粗相來說,三途為苦,人天為樂
  (2) 就苦來說,有妍和媸。妍就是長的漂亮,媸就是長的很醜陋。
  (3) 於其樂中有「內身」和「外境」。當我們內心感覺到快樂時,我們看到美好的山
      觀水色,內心會產生快樂的感覺。外在的境界也就是外在的依報,會讓我們內
      心的正報產生快樂的感覺,這樂有內身和外境。
  (4) 通於苦、樂、受中,若時若事皆有多少,以上皆約生報
  (5) 現做現受名現報,隔一生去受名後報。

 ※法界下結難

  結難也就是說文殊菩薩綜合以上這些疑問,他在代眾生請教這些問題說:

  ◎ 不管是生報、現報或後報,既然是無我又是無我所,又是誰在作、誰在造?

  ◎ 所謂的真法界中定無善、惡,未知苦樂從何而生,這點是一個疑問,要怎麼去詮釋他呢?請寶首菩薩來回答這個問題。

  上面的這些問題由文殊菩薩為當機眾,一層又一層的提出問題,再由寶首菩薩詳細解釋,還要旁間種種的道理譬喻,直到問的人徹底明白為止。本文<菩薩問明品>的「明」,指明白清楚的答覆為「明」,又明能破暗,千年暗室,一燈能破。此喻他的答覆,能破除疑問的黑暗,有問題沒辦法了解好像處在暗室之中,有人幫我們解釋問題,好像有人拿光明照耀我們一樣,在一問一答的機轉當中,顯示業果甚深的道理。

(二)寶首菩薩答覆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達體業亡,迷真業起。報因業起,何須我耶?業報攬緣,虛無自體,故無我所。由法無我,非斷滅故,業果不亡。」

  寶首菩薩用偈頌來回答說:「達體業亡,迷真業起」,假如我們知道所謂的我、所受的我及造作的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也就沒有所謂的業,業也就亡了。既沒有造業的我,也就沒有受報的個體了。但眾生往往都迷於真,所以往往會起惑造業,業一起來也就感果了。
「報因業起」雖然沒有我,我是虛妄的,四大假合的,但人一旦迷糊,不了解真理就起惑造業,有業因就感得業果,那又何必有一個真我呢?一切的報是因業而感,所以根本就不需要有一個真正的實我存在。

  「攬緣」也就是說有過去的業因,再加上這個緣,果報自然現,這叫做「業報攬緣」。

  「虛無自體,故無我所。由法無我,非斷滅故,業果不亡。」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s1319 的頭像
    mos1319

    ☆ 多元華嚴。:*。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