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淨行品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四、願行之要
  學佛的人如果知道願行的重要而實際踐履,那就是「舉足、下足」「盡」與「文殊」同「心」,「見、聞、覺、知」的六根門頭「皆」是「普賢」之大「行」。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疏上說:「謂三業隨事緣歷,名為所行;巧願防非,離過成德,名為清淨。」「三業」者,身、口、意。「隨事」者,隨便遇到什麼事。「緣歷」者,緣亦事也;歷者,經過。「隨事」可以說是一件事,「緣歷」者是所有的事-範圍有寬、有狹。「名為所行」者,如沿門托缽、參方訪道,皆是所行的事。在所歷的緣事當中,隨時提高警覺,「巧」發大「願」,而「防非」止惡,因而「離過成德,名為清淨」。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品,由於文殊師利之發問,覺首等十位菩薩答覆了十種甚深。這十種甚深是緣起、教化、業果、說法、福田、正教、正行、正助、一道、佛境。此十無一不是甚深。諸如緣起甚深的緣起,是我佛觀察宇宙萬有-有為、無為、世間法、出世間法-,無一不是仗因托緣而起。因緣聚合,則生;因緣散滅,則滅。能生他者必從他生,無有能造及所造者。拿這個緣起或緣生性空的至理來破除眾生的執障,是最靈妙的方劑。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涼國師以五周、四分、七處、九會判釋華嚴。淨行品屬第二差別因果周、第二修因契果生解分、第二處普光明殿、第二會,為全部華嚴經八十卷三十九品中第十四卷第十一品。第二會中,世尊放兩足輪光,文殊菩薩為會主,說十信法。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淨行品〉中的處世哲學

  佛法並不是遠離群眾而獨存的,而是要走向廣大的人群去解除他們的煩惱和痛苦,所以太虛大師說:「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圓通,若人識得其中意,皆在尋常日用中。」〈淨行品〉可用來做為吾人內心之明鏡,平日生活中的言行舉止,藉由每一首偈子,可使吾人產生一種連貫的思慮觀想,不僅可做為自心的內省,更可淨化吾人的心靈,使得佛法能與日常生活相互融攝,累積智慧和圓融的處世哲學,〈淨行品〉中的啟示,正教導我們可由周遭環境中的萬事萬物,學得一些可貴的心得。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據《新華嚴經論》卷十六說:

   「以無始諸見、無明、貪、瞋、癡、愛,今已發菩提心,信樂正法頓翻諸見,成其大願,長大悲門;若但以三空無相對治,不生大慈大悲,不能成就普賢行故;欲行長路非足不行,欲行大悲,入普賢門,充法界行者,於一切見、聞、覺、知而無過失,便成萬行莊嚴;皆勤修習此一百四十大願門,便於生死海中見聞覺知一切諸行,悉皆清淨入普賢行故,故名淨行。」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佛教側重解行並進,這是研究佛學者盡人皆知的事實。但是經論龐雜,宗派亦甚繁多。姑就行而言,唯識宗有五重唯識觀;三論宗宗於般若,般若有文字、觀照、實相的三種般若;而金剛經的無住生心,又復通於禪宗;中觀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一偈,又被天台宗演變為三止三觀;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文殊師利答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告智首菩薩言:「善哉!佛子!汝今為欲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利樂天人,問如是義。」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前言

   一、研究動機

  在閱讀《華嚴經‧淨行品》時,讀到智首菩薩以一百一十問文殊師利菩薩「淨化身口意三業之方法」,覺得修行首先就是要淨化我們的身口意三業,進而行悲智雙運的菩薩道,也因此使筆者選擇〈淨行品〉作為研究的主題,希望藉此機會了解它,另一方面也應當前聖嚴法師所提倡的「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相互呼應。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問具足十力

云何得處非處智力、過未現在業報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界智力、種種解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解脫三昧染淨智力、宿住念智力、無障礙天眼智力、斷諸習智力?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