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華嚴學理類 (4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提要

     北宋省常融合華嚴、淨土等典籍的內容,並吸收華嚴宗和淨土宗的理論,倡導一種新的淨土信仰學說。南宋初年義和提出的華嚴淨土思想,具有與之相同的性質。這些學說所提出的諸多崇拜對象、修行內容以及修行目的,雖然與某些傳統佛經的記載不盡相同,甚至有相互矛盾之處,卻並未受到抵制,反而在客觀上為多種經典和多派思想的並行提供了依據。這兩種混合形態的淨土學說廣泛適應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尤其得到士大夫的積極響應,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通過融合、重組和創新而提出此類淨土信仰的目的,是教化不同階層的民眾安於本分、勤於本職,協調人際關係,維護社會秩序。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要 

以「性起」說為根基的華嚴宗,便於解釋淨法的生起而拙於說明染法的存在。為彌補此拙,華嚴諸師以「三性同異」和「染淨緣起」結合而構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染淨、真妄之生成轉換系統。這一系統就是華嚴學的「真妄交徹」學說。將依真起妄和稱性而起兩種解決妄染生起與還滅的要旨,落實於修行解脫論上就形成了「妄盡還源」的證悟法門。而將心調適於華嚴境界之上就有可能證得華嚴三昧。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藏著的《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論名引人入勝,何謂華嚴一乘?謂別教一乘,有別教一乘的制定,相對地其餘四教又與其有何不同?吾人鎖定在「佛種性論」的課題上,進行深入的探索,以「種性論」在五教中的差異,了解法藏分判五教的旨趣在哪。

 

  五教「種性論」是法藏的定論,但各個經論本身即是一獨立的整體,不容分割,故吾人又進行整個佛教史的掃蕩,企圖了解「種性」思想在印度源流的流變,如何從婆羅門教經過佛陀的改造而進入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有何差異?最後進入大乘佛法,由於法藏之說屬於後期如來藏思想,故吾人在大乘佛法方面僅從初期大乘下手,以免重覆。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一乘淨土觀

 

淨宗祖師大德們,往往在糾正淺識者流,輕視淨土念佛法門時,提出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有力引證。意在說明普賢以等覺之尊,尚且引導修學華嚴十大願王的大菩薩們,歸向彌陀極樂淨土。我們都是薄地凡夫,豈可輕視大菩薩們所修、所學的淨土念佛法門呢?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四恩三有,法界一切眾生,也是有修福德、智慧的,如果沒有的話,這個世界國土裏,根本就不會有佛法存在。那我們今生也聽不到佛法呀!這是肯定的。今天能夠來聽經、拜佛,主客觀環境,都是有福慧的,那怕是一點福德善根,都會發生這種作用的。從前佛在世時,有一農夫到靈山求佛度他出家,佛就叫他兩位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去觀察那人善根如何,可否出家?這二位大弟子一觀察之後,說道:「回稟世尊,此人無善根,不能出家。」佛陀感到奇怪,既然他無善根,怎會跑來找我要求出家呢?原來羅漢只能觀到五百世的事,五百世以前的事就觀不到了。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來說「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前,就已成佛了,那時佛號叫「正法明佛」。他的學佛老師,佛號「觀世音」如來,老師傳授他「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咒」法門。簡稱「大悲咒」。菩薩以大悲咒度了很多眾生,救了很多人的危險、苦難,所以大家都知道,大悲咒是很神奇而靈驗的。觀世音菩薩得了這法門以後,也發大願說:「如果有人念了大悲咒,一切所求不能果遂者,即不成佛。」就如同阿彌陀佛所說:「念了我的名號者,若不能生極樂世界,我即不成佛。」是一樣的意思。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經所說,願悉證明」,諸佛菩薩度化眾生,接引眾生、攝受眾生的事蹟,在經典中隨處可見。這些事例,現在也希望能運用到我們身上來。就是誠懇的希望諸佛菩薩,也能如經上所記載的那樣慈悲方便,來攝化我們、教導我們。「願如善財菩薩」,這是指出諸佛菩薩度化眾生、攝化眾生的實際成就例子。佛法不尚空談,而是有事、有理、有修、有證的。善財童子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主角。華嚴經第四分入法界品說:當教主毘盧遮那佛世尊,在普光明殿說完離世間品,把所有修學佛法的課程、進度,介紹完畢以後,佛的上首大弟子文殊師利菩薩,率領六千比丘,辭別世尊,走出菩提場,走向人間,到達福城東際的一座大塔廟前面,展開弘法工作。聽眾當中有福城中頗具名望的長者、居士、善信男女、社會大眾,還有五百童子,其中有一位童子名叫善財。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五祖叫宗密禪師,他本來是一位禪功很深的大禪師。後來讀到清涼國師的《華嚴疏鈔》,由於宗密禪師原本是一貢生,學問很好,儒學根基深厚,飽讀經書。後來進京赴考時,遇到道圓禪師說法,遂出家習禪。以後讀到清涼國師的《疏鈔》後,十分佩服,認為華嚴理論之高,沒有第二,因此想拜清涼國師為師父,自己寫信毛遂自薦。清涼國師當時年紀也很大了,看到寫信的人很誠懇地想拜他為師,非常高興,就寫信要他進京。見面之后,知其禪講俱通,因對宗密禪師說:「將來與我同遊華藏性海的,就是您了。」就因如此機緣,宗密禪師後來成為華嚴宗的五祖;他寫了很多著作,主張「禪教合一」。過去參禪的人看不起講經的人,講經的人也看不起參禪的人。為什麼呢?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會再回到普光明殿,說等、妙覺法門,就是成佛前的一個階位。這就譬如我們博士課程已上完了,但論文還沒通過,論文一通過就是博士了。學佛的論文一通過,就是妙覺位的佛了。第八次集會亦在普光明殿,說離世間品一品,共七卷經。這是圓融法門。前面說的是一個一個位置的修,一個一個位置的證,圓融法門是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前面七次集會說的是理論,第八次集會則是偏重講實行,這次會主也是普賢菩薩。第九會,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從實行當中去求證,這是個取證的法門。以上說的是華嚴經的內容大概。由於七個地方,九次集會,每次都有佛、有菩薩參與,所以叫「七處九會佛菩薩」。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兆九萬五千四十八字」,是指八十卷華嚴經的字數,但這個數字,可能是梵文版的字數,中文版的八十卷經,大概只有八萬個字左右。但字數多少關係不大,僅表示這大經有如此豐富的內容。「一乘圓教」:佛教經典有五乘、三乘、大小乘及一乘之分,以一乘為最高級。「一」是絕對的「一」,不是一二三四的「一」,它是最高層,無限大的形容辭,它是圓滿的教義,能攝一切機,顯一切理。所以圓教就是一切法的總綱,一乘圓教就是形容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毗盧遮那如來成道以後,二七日中所講出來的一部大經。「大方廣」就是法,什麼法?就是真性海的法。真如法界的法,主張眾生具有的真如平等的法。「大」是說「無限的大」,「方」是「方位」「軌道」,「廣」就是它的作用,我們的心就是這樣。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句經文的意思,看來好像很平常,我們常念它也不覺得稀奇。但我們假如來觀察一下,這世界上能有多少人知道這四句偈呢?知道答案的人,恐怕是很少吧。難怪地獄裡受苦的人那麼多。地藏菩薩為什麼會被誤會,他是管地獄鬼官呢?是因為民間聽地藏菩薩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大誓願。並且地藏菩薩常去地獄,救度苦難的眾生,一般人就誤認地藏菩薩是專司管地獄的官了。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大經,是毘盧遮那如來,成佛道後,二七日中,一口氣所宣說出來的無上法門。但因當時眾生,急於求出生死苦、得涅槃樂,所以這「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成佛大法,反被忽視了。直至佛滅六百年後,有龍樹菩薩出,始自龍宮誦出大經,大唐盛世傳至我國。經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尊者,譯成華文。那就是我們現在所讀的八十卷大華嚴經。「龍樹龍宮親誦憶,實叉于闐闡微言」。現在這兩句偈,就是說的這一段故事。龍樹是印度的大菩薩,實叉難陀是于闐國的高僧。這兩位菩薩、高僧,就是作者所要禮敬的僧寶。「一乘圓頓妙法門,見性成佛真秘典」,這是說明大華嚴經的主要內容。佛經的內容,為應眾生根機的高下程度的不同,所以有所謂的大乘、小乘、三乘、一乘之分。大華嚴經是一乘圓教,是應高程度的菩薩根機而說的。它直接宣示了圓成佛果的微妙法門。它是一部提示修學佛法的行者,經過依法修行,見到自性真理,就可以圓滿成功而證得無上佛果了。所以這第二頌,是在稱讚這部法寶,是屬於一乘圓頓教的微妙法門,見性成佛的真正秘密寶典也。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發願文講記

 

將釋此文大分為二:

初、懸談分三:

甲、釋文題 文曰:

華嚴發願文

 

這一篇文章,以華嚴發願文五字為題,華嚴發願四個字為別題,文之一字為通題,通是通用於其他文章,別是別於根本文。華嚴二字,是一部大經的名字,具足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我國佛教華嚴宗所依崇的一部大經,總共有八十卷,以信、解、行、證四分,暢演轉凡成聖,修行成佛的法門。大方廣三個字,是此經所要宣示的大法,佛字是佛陀的簡稱,他是親證此大法的人,華嚴是譬喻,說明學佛行者,修行普賢萬行因華,莊嚴一乘無上佛果,經之一字,也是通題,有貫穿、常道二義,經就是線,能貫穿佛陀一生所說的諸法真理。經亦可稱為常道,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此一大華嚴經,乃我釋迦世尊金口親宣的成佛法門。原屬梵文,唐代武則天女皇,詔請于闐國實叉難陀尊者,譯為華文流通以來,人多歡喜研讀,形成一大宗派。宗徒滿天下。北宋守遂禪師初讀此經,深喜其義,乃為文發願,立志修學,特寫出這篇傅誦千古的願文,以明其志,此本文之由來。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十地位:

 

有三乘十地,四乘十地,大乘十地,真言十地等。名十地者,本業經云:地名為持,持百萬阿僧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故名為地。又為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成殊勝行,說於十地。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宗菩薩道修行之歷程

 

菩薩由凡夫到成佛,須歷經五十二個階位。先修以信,所以能入:從淺至深,階位漸升;得一切位,十身圓現,正覺圓成。

 

華嚴正宗,菩薩修行,由凡夫到佛果,須歷經五十二個位子,以次進昇,以底於成。茲將此一行布修行位次,分別列后:

 

一、十信位

 

十信云者:入佛之教法,先修以信,所以能入也。(「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1.信心 滅盡一切妄想,入中道純真之境。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會入法界品:此會名叫逝多林園重閣會,說法的地方,在室羅筏國舍衛城逝多林園重閣講堂。逝多有譯為祇陀。此園在金剛經及彌陀經,皆稱之為祇樹給孤獨園。此園為佛陀成道後第一個說法道場,是祇陀太子和須達多長者所合贈,故名之。須達多長者生性仁慈,家中富有,常惠施與孤苦無依之貧者,美名之曰「給孤獨」。入法界品是華嚴經最後的一分,屬於證分。清涼澄觀大師名之為「依人證入成德分」。「依人」,依善財童子及五十三位表知識做示範。在解分中說從凡夫到佛果,經五十二位次的修行,就可成佛。但這成佛的法門可行嗎?真有人能做到嗎?會不會是空頭支票?為了解開眾人的疑惑,乃有此品經文的施設。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七會:有十一品經。這是等、妙覺位。本會如來為會主,於普光明殿所說。十一品經。分別為一、十定品,二、十通品,三、十忍品,四、僧祇品,五、如來壽量品,六、諸菩薩住處品,七、佛不思議法品,八、如來十身相海品,九、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十、普賢行品,十一、如來出現品。此中僧祇品乃說佛教中的大數目。由於到了等覺地位的菩薩,所修內容廣闊無涯,普通數目字無法表明,佛果的功德更是重重無盡,常常以十佛剎微塵數來表示。這即大數目字。佛教裏邊的大數目字十重不可說,不可說,又不可說。如來壽量品,則顯示佛的壽量無盡。由十定品到菩薩住處品,此六品經文為等覺法門,詮示等覺菩薩自行化他的種種。等覺功行修圓滿時,即證妙覺果海。再來的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則是妙覺果海上的功德。由此上溯至十信開始,為差別因、差別果。後邊的普賢行品則為平等因,如來出現品為平等果。由第二會直到這第七會,這麼長的經文,在信、解、行、證四大分中,屬解的一分。清涼國師定其名為「修因契果生解分」。其內容著重在修法修行的全部過程,即圓滿修菩薩萬行的因華,莊嚴一乘無上佛果的具體說明。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經說十迴向法門這品經文的會主,是金剛幢菩薩。地點為兜率天宮。共三品經:一、升兜率天宮品,二、兜率天宮偈讚品,三、十迴向品。會主說法前,入了智光三昧定。菩薩名金剛幢,表地位已升進。「幢」表高顯義。由十住、十行,到此十迴向,階位又高了一層,好像遠遠地就能看到幢幡。又如寶塔,亦屬高顯。「智光」:智慧有根本智與後得智。根本智證真理,後得智明事法。此兩種智慧合起來明照法界心,是智慧光明的三昧。因此我說,此十迴向法門的金剛幢菩薩,是從根本、後得兩種智慧光明三昧中所宣流,內容之高超可見一斑。迴向的對象有三: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發成佛願:既知眾生痛苦,唯有成佛,才能永遠離苦得樂,則成佛是我們唯一的目標。時時刻刻不忘此大前提。莫說,我今生做做好事,來生生富貴人家,就滿足了。這是第三生怨。此心發不得,亦很危險!因為今生做好事,來生生富貴人家,不一定知道修行。不修行,也就罷了。生了富貴人家,還會因環境太好而造孽,再墮落至何道,便不得而知!所以發心要發成佛的心,而不單是希望來生比今生好一點的心。這種心太小了,應發大心。發心功德說不盡,一卷經都不能講完,今只將其要義簡單說出,希望諸位由之深入發心要理,並真正依理起行。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白了無礙事理之後,再回過頭來研究主題:毘盧遮那如來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並未移動,而天人見到他上升須彌山頂,到忉利天宮說法。還替他佈置寶座,歡迎他,讚歎他,這就得由法身遍滿於法界的理事無礙的角度來看待,方可得到圓滿解答。在此再說一個譬喻:當農曆十五的夜晚,天上高掛著一輪既圓又亮的明月,某江上適有三條船。一船開往南,船上的人所見的月亮,亦隨其往南行,江裏月影也一齊往南而去;另一條船往北,船中人卻看到月亮跟著他往北,且水中的月影也緊隨著向北走;還有一條船泊在江邊不動,未開動的這艘船上的人們,卻認為月亮很有意思,老陪伴著他,向他微笑,河裏的月也一直沒離開他。這就是「緣」,並非月亮有三個。眾生見佛,亦應作如是觀。眾生之緣來感,諸佛赴感應機,如同月照行船一般。佛是很慈悲的,何處有眾生需佛說法,佛便無遠弗屆應其機、滿其願。此即赴感,所謂:「隨緣赴感靡不周。」眾生的要求曰感,佛應機說法叫應。我們不是常說感應嗎?這即感應。有感,就有應。天上的眾生希望聽佛法,毘盧遮那如來便赴其感、應其機,這就叫做感應,並非如來有兩個身體。由以上的譬喻,可體會到不動而升的理論了吧。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