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菩提園地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個大小乘的乘,就是乘火車的乘,就是佛教有五部車子,可以把人(一切眾生)從凡夫的地位,運送到佛果的地位上去,所以叫做乘。我們普通講的大乘、小乘,那是把佛教分成兩個班,但在整個佛教教育內容說,那就有五個班。這五個班裏面,我們最適合的就是人班,而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多生多劫從人乘佛教修起,一步步地晉升。我們也應該先從人乘修起,最高目的當是成佛。但是萬丈高樓從地起,所以必須一步一步地來。人乘佛教修好了,修天乘;天乘佛教修好了,修聲聞乘;聲聞乘修好了,進修菩薩乘;菩薩乘修圓滿了,就到了佛乘,就是佛果了。這樣說起來,有的人也許認為,這個路太遠了,要費的功夫太多了,所以有的宗派,尤其現在所謂的密宗,這一個宗派認為,修這個宗派,很快就成功,可以即身成佛。淨土宗也有說,一聲念佛,就能生極樂世界。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今日的佛七所念、所唱的,都有很深的意義。各位現在能來參加我們的佛七,拿年度來說,今年剛開始,我們就有機會來念佛,而且念的是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及一切三寶的聖號,這個因緣殊勝、不可思議,功德亦是殊勝、不可思議。希望各位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認真念,更希望能夠介紹更多的親戚、朋友,同時都來參加,使大家同得此一大功德!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唱的方面,讚佛的語詞是以華嚴經裏頭的四句偈「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來讚佛。這首偈是讚嘆法身佛的。我們華嚴宗所拜的毘盧遮那佛,就是法身佛。普通說,是本尊佛,也就是一切諸佛的本尊。念了這一尊佛,就等於念了一切的諸佛。毘盧遮那如來以法界法性為身。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次舉行的佛七法會,依舊習慣,稱為加香佛七。所謂「加香」,就是加功用行,也就是精進不懈地來修行。希望在七天佛七法會當中,我們不但能夠學會念佛,而且還要能念得一心不亂。把佛念到一心不亂,就能得到定的境界。有了定,就能夠發慧,也就是把我們內心上的智慧開發出來,那就可以對宇宙萬有的真理有所認識。認識真理之後,就能夠得到覺悟。這是佛教修行最著實的法門,也是自古以來,轉迷成覺的最佳法門。這是佛教傳到中國以後,中國人特別研究出來的法門。發明這個法門的法師,最早是盧山的慧遠大師。他是魏晉時代的人。他發現到佛經裏面念佛求生淨土的法門以後,便大力地弘揚。當時追隨他修行這種法門的朝野人士及專家學者,共有一百二十三個人。這些人都是知識份子。大家都對這個法門產生了興趣,也生起了好樂心。於是大家追隨遠公,依法修行,都能得到實際的成效。所以當時這一百二十三個人,就跟遠公大師一起結社念佛,誓願往生。這是念佛佛七法會的開始。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有一位在朝的大官,有個兒子留在家裏當家,家裏非常富有。鄰居人家是個窮人,窮人就常常想去佔點有錢人家的便宜。因為他們的土地是毗連的,所以窮人耕田的時候,常常有意無意地多耕一點土地到自己那邊去。這個富家的兒子看到,在心裏常常跟他過不去。但是這個窮人並不因為他的抗議,而去除他的貪心。最後窮人要在他們土地交界處築一道牆,以為兩家的疆界。築牆的時候,那牆基就打在那有錢人家的土地上。有錢人的兒子就放不下,當時又沒有警察來作公正的栽定,他就寫一封信請示他的父親,應該怎麼交涉。他父親給他一封回信,信中是一首詩:「萬里投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意思是說,由萬里迢迢那麼遠的地方,你寄一封信來,只不迥是為了一道牆。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說,一個人要想真正地修行,先要把心理上這個執著、分別除掉。這是很難的事情。有些修行的人修了很多年,表面上看起來,他的確很用功,但都沒有辦法在這一方面有所突破,或者甚至於「我執」更深。這是我們常常看到的。比如今天在繞佛的時候,有兩位同學在那裏照顧。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居士,他修得很好哦!可是我們小師父要安排他循序前進時,稍微拉他一下,他就袖子一甩,發脾氣了。這就是他沒有真正在內心裏修行,只是修他表面功夫的結果。還有很多的居士,一來,就告訴我說,每天早上幾點鐘起來,先念多少遍大悲咒,再念心經,再念什麼、念什麼,晚上又念什麼、念什麼。我說「好呀!念得好!」其實,有了這些心理都不叫修行,且同那六祖壇經所說的故事一樣。六祖壇經裏說,有一位法達法師念了三千部的法華經。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畏講的題目,是「念佛的三資糧」。念「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可以往生華藏世界。這兩句話都是能兌現的,只要發起心來,認真地念下去,都能夠達到往生的目的。問題是在我們能不能真正地發心去念。

 

往生淨土所依乃是信、願、行等三資糧。第一、信、就是我們要有堅定的信心,相信念「阿彌陀佛」,或其他佛號,決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或其他佛國淨土;同樣地,念「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決定可以往生華藏世界;相信華藏世界或其他佛國淨土,不是烏托邦。這個信心要一直不受任何威逼、利誘來改變它。必須具有這樣的信心,才可以達到往生的目的。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海會當中,都是菩薩。華嚴這種大教,一般凡夫人固然聽不懂,就連修聲聞乘的、緣覺乘的小乘聖者也聽不懂。所以參與這個華嚴法會,聽佛陀講華嚴經的這些聽眾,都是菩薩眾。因此叫「華嚴海會佛菩薩」。這就是僧。「僧」本來含有「大眾」的意思,印度話叫做僧伽或僧迦,翻成中國話就是「眾」。叫「多少眾」,就是「多少人」的意思。而四十一類、十佛剎微塵數的菩薩,都在華嚴會上聽講華嚴經。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已經講過「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這句佛號的含義。我說它包括了佛、法、僧三寶,而「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句經題,又句括了人、法、譬喻。自古以來,在安定一部經的名字時,有三種方式:一種是單以一個人喻立名,一種是單以一個譬喻立名,一種是單以一個法立名。或者以法和喻合起來立一部經名,或者以人和喻合起來立經名,或者以人和法來立一部經的名字,或者以人、法、喻三種合起來立一部經的名字。華嚴經的經名,就是人、法、喻三件事合攏起來安立的。「大方廣」就是法,「佛」就是人,「華嚴」就是喻。「大方廣佛華經」七個字,不僅是這部經的名字,實際上也涵蓋了整部八十卷華嚴經的內容大義。所以念這七個字的經名,等於把這部華嚴經的意思都念到了。在這裏面有佛、有法、也有僧,僧就是「華嚴海會佛菩薩」。「華嚴海會佛菩薩」,就是佛陀在說華嚴經的時候,聽眾多得不可算數,所以叫做「海會」。這「海會」二字,用來形容無量無邊的數字。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方廣」這三個字說明了我們心的體、相、用三大。心既有如此大的意義、功能、不可思議的潛力,所以才要修行,用修行來把這個心弄明白。念佛、參禪,就是要瞭解這個意義。要知道,這是一切法之根本。把心法弄明白了,就一切法都懂得了。這心法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我們內心。所以我們要修這個心;佛也教我們要明這個心。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僧寶」,是依佛的制度來出家修行,或者依佛的制度做到上求佛法大覺真理、下化一切迷昧眾生的修行者。這些都叫做「僧寶」。「僧」是和合的意思。和合有「理和合」和「事和合」。理和合就是同以佛法的真理來瞭解、來證悟;事和合就是同以佛法的律儀來生活、來修行。這就是僧寶的意義。

 

三寶的功德、意義,解釋起來,是深廣無邊的。如上就我所知道的給各位簡單地介紹。然而僅就上面所介紹這一點價值來說,也就等於是滿世間的功德力了。所以我們依照三寶的指示來修、來學、來證悟,這是絕對正確的一個修行方法,也是轉凡成聖的不二法門。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下午,要講的題目是「我們所念的佛菩薩聖號」。我們佛七期間,所念的佛號跟人家不一樣。大家一定感到很奇怪,不是嗎?人家打佛七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我們念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這是什麼道理呢?我要告訴大家,普通佛七只念佛寶或法寶,我們是三寶齊念。「大方廣佛華嚴經」是法寶,「華嚴海會佛」是佛寶,「菩薩」是僧寶。同時持念三寶,這是我們華嚴宗的一個特色。因為佛教以三寶為中心,而華嚴教是圓教,不以念一佛、一法、一僧為限制。念佛,即念一切佛;念法,則念一切法;念僧,即念一切僧。因為華嚴圓教的修行理論,講的是法界緣起,所以早上念的是祝禱文「遮那妙體,遍法界以為身」,毘盧遮那如來的身相,是遍法界以為身的。這個法界,也就是指我們的清淨心體。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初成正覺的時候,說道:「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莫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祗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能除去妄想、執著,則一切智、無師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皆能現前。」祖師說:我們各人心上皆有一尊自性天真佛,就是從佛陀悟道時的這句話來的。這是佛陀覺悟到,眾生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本來具有佛性,具有成佛的本能。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修,次則要學。修學的方法,在淨土宗講念佛,禪宗是參禪,還有密宗的持咒。在中國流傳最廣泛的,則以禪、淨兩宗為最普遍,禪宗是仗自力來反觀自性、悟明自心;淨宗則仗他力念佛聖號,求生淨土。此二大宗派,在大陸上具大規模的道場甚多。這些大道場平常一天二十四小時皆定有常課,生活規律也較為嚴謹,旨在要使參學的人得到成就。假使一年下來,認為在功行方面進度還不夠理想,就在入冬以後,年節之前,舉行加香的佛七來加功用行,希望在佛七當中修行有所成就。念佛的人必要念到一心不亂,參禪者則希望在香頭上得到一點消息,希望能夠開悟。禪宗的主要目的是叫人開悟。悟到自性,自然就得到解脫。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另外,人與人相處,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點點小誤會或不禮貌,容易動煩惱。在這七天當中,儘量避免這一方面的煩惱,不要讓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應該像彌勒菩薩那樣開口笑、少說話、放大肚量。既然有緣來此學佛共修,就是有緣人,所以要相敬相親,這樣就能夠身安、心安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養,但是大部分的人很少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容易起煩惱。起了煩惱,功夫就用不下去,或者一生氣,就回家去了。這損失可就太大了。所以參加佛七,要把排除自己內心的妄想,列為第一重要,不計較這些人際的困擾因素,列為第二重要。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平常心是散亂的,想東想西,沒有一時一刻的休息。即使在睡覺時,也夢想紛飛。如果我們要把這生死之流切斷,就要用佛號,使一切妄想、妄念,從心裏頭排除掉,這樣真心才能透露。真心透露以後,才能見到自性。而這個自性到底是什麼呢?自性就是我們本來具有的佛性。過去的祖師說:「每一個人心上都有一尊自性天真佛。」這尊自性天真佛,雖然每個人都有,但是能讓他出來放光的很少。所以現在念佛,就是要把煩惱、是非、妄想,一層一層地剝開。等到把滿空的浮雲吹散,當然就是日照中天了。

 

佛陀初成正覺的時候,說道:「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莫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祗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佛七開示錄 

 

今天是本蓮社一年一度的華嚴佛七開始的一天。首先我要向各位說明參加佛七的意義,和法會期間應注意的事項。我們要知道,這次法會是蓮社每年年終特別規定,讓信眾來加強修持的一次法會,也是過去佛門叢林生活,留下來的特有修持風範。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在物質豐足、知識爆炸、凡事要求效率的今日,人們的快樂指數是唯一不見起色的數字,這是現代社會極為弔詭現象。我們在物質上追求精美滿足、在知識上要求精準無誤,為的不正是營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嗎?而如今,更好的明天尚未呈現,憂鬱症人數的遞增、傷害案件的頻傳,卻是每日不乏的事件。問題的根源,在於物質與知識突飛猛進之時,心——失了速、迷了路。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繁華」是當初對研所處於台北市濟南路的第一印象。當時赴考華嚴專宗佛學研究所,教務主任的面試時間是接近下班的巔峰,車子之多加上下著雨、人潮來往,因而對研究所留下一幅熱鬧畫面的影像。以往的修學大多居住在寂靜的山中,心想日後將費一番功夫適應這嘈雜的環境,至於華嚴專宗研究所開的課、極大的讀書空間卻又是一大吸引力,因之,拎著簡單行李,鼓著極大的勇氣來報到。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個性較好靜,比較上不喜歡喧雜吵鬧,特別是在小時候,我大部分都住在祖父母家中,因為大家都是「大喉嚨」的大聲公,加上伯伯、叔叔們一個比一個聲音大,實在有點受不了。到了晚上楊麗花歌仔戲時間,祖母更是忠實的觀眾,每逢演出時間到時,可以說是全家總動員聚精會神的觀看與戲情分析,加上祖母年齡很大,耳朵又稍微聾,電視機的聲音都儘可能轉到最上限,「魔音穿腦」變成我的惡夢,因此父親每次回到老家探望父母時,請安後,便會帶我到附近的開元寺去散步,順便進入『大雄寶殿』禮佛。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