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人與人相處,有時候可能會因為一點點小誤會或不禮貌,容易動煩惱。在這七天當中,儘量避免這一方面的煩惱,不要讓不愉快的事情發生。應該像彌勒菩薩那樣開口笑、少說話、放大肚量。既然有緣來此學佛共修,就是有緣人,所以要相敬相親,這樣就能夠身安、心安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修養,但是大部分的人很少注意這個問題,因此容易起煩惱。起了煩惱,功夫就用不下去,或者一生氣,就回家去了。這損失可就太大了。所以參加佛七,要把排除自己內心的妄想,列為第一重要,不計較這些人際的困擾因素,列為第二重要。

 

有人問起:「打佛七,為什麼要限定七天?六天或者八天不可以嗎?」這個限定是有道理的。七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數字。不論中外人士,都對此七字很重視。因為很多自然生態,都以七天做為一個循環。醫學上的說法是,人類體內的細胞生命,也是以七天為一期。中國古書易經復卦有「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之句。西方人以七天為一個星期,也就是根據這個道理而定的。一個是生理的循環,一個是物理的循環。我們希望在七天當中,從今天開始,把體內染污的細胞變成乾淨的細胞,以心理影響生理,以期達到轉凡成聖地步。這也就是佛法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不離佛,佛不離心」的道理。把心理上的清淨和生理上的清淨,真正地修養成功,顯露出來,這樣就做到轉凡成聖的境界了,所以要用七天為度。這是一個說法。

 

還有一個說法與佛學的理論有關。唯識學說,我們人有八個心王、五十一個心所。這八個心王,前面的六個,叫做眼識心、耳識心、鼻識心、舌識心、身識心、意識心,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和意識。我們的眼睛能夠看東西,因有一個眼識心;耳朵能夠聽聲音,因有一個耳識心;乃至心能思想,因為有個意識的原故。那麼普通不知道內容的人,就會說:「這六識心應該有個依據呀!它的依據是什麼呢?」在我們心理作用當中,有一種執著堅持的心。這是個什麼心理呢?那就叫做第七末那心。還有一個八識心,叫做總報體,又叫做藏識心。它就像倉庫一樣。我們平常所想的、所講的、所做的,不管是好的、壞的,一舉一動,都有一個影響的力量。這個影響的力量,就是由那個第七識心搬送到第八識心裏面去收藏起來。所以第七識又叫做傳送識,第八識叫做含藏識。第七識心的特性就是執著自我,產生「我」的觀念。成佛所要破的,就是這個現有的執著心,也就是我們的煩惱根本。所以打七就是要將這個第七識心打散、打死、打破,然後轉凡成聖。轉過來以後,就不叫末那識,而稱為平等性智。所謂轉八識成四智,就是轉前五識成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八識而為大圓鏡智。識轉成智,就是成佛了。所以把第七識的我執心轉變過來,叫做平等性智,是很有意義的。不過這個理論有很深的內容,是不常聽得到的,祗能簡單地提示到。總而言之,打七就是有這些重要的意義。瞭解之後,就能夠排除煩惱妄想,進而悟明心地,這就是參加佛七所要著力的地方。把這功夫綿延不斷地用下去,總有一天,你會成功、成佛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