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心是散亂的,想東想西,沒有一時一刻的休息。即使在睡覺時,也夢想紛飛。如果我們要把這生死之流切斷,就要用佛號,使一切妄想、妄念,從心裏頭排除掉,這樣真心才能透露。真心透露以後,才能見到自性。而這個自性到底是什麼呢?自性就是我們本來具有的佛性。過去的祖師說:「每一個人心上都有一尊自性天真佛。」這尊自性天真佛,雖然每個人都有,但是能讓他出來放光的很少。所以現在念佛,就是要把煩惱、是非、妄想,一層一層地剝開。等到把滿空的浮雲吹散,當然就是日照中天了。

 

佛陀初成正覺的時候,說道:「奇哉!奇哉!大地一切眾生,莫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祗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能除去妄想、執著,則一切智、無師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皆能現前。」祖師說:我們各人心上皆有一尊自性天真佛,就是從佛陀悟道時的這句話來的。這是佛陀覺悟到,眾生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人人本來具有佛性,具有成佛的本能。

 

我們為什麼不能成佛?探究其原因,就是有妄想、有執著。妄想、執著把我們的佛性蓋住了,因此就不能成佛。那麼我們有沒有妄想、執著呢?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而且妄想很多,執著也很強烈。每個人都執著這樣是我的,那樣也是我的,甚至要想方法,能把別人的變成我的──這些都是妄想、執著。又認為我最尊貴,不容許別人來輕慢。為了維持我的尊嚴和財富,想盡方法來達到目的──這些都是妄想、執著,也是很愚昧的想法。其實我們的生命是很短暫的,而我們日常所需要的也是很有限的。真正需要的祗不過是日食三餐、夜晚一宿而已。

 

寒山大師有詩云:「我見世間人,箇箇爭意氣,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闊四尺、長丈二。汝若出來爭意氣,我與汝立碑記。」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放不下呢?為什麼還要去苦心經營呢?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呀!而自己的本分事不去重視,這多麼可惜呢?這就是佛教所要教人覺悟的真正道理。這個說法,在普通的人聽起來是消極的。如果執著,有一萬,想十萬,有十萬,想百萬,想千萬,這好像就積極的。實際上,你有千萬,有億萬,又有什麼用?到最後,一分也帶不去。這個說法不是一般人所願意願的,可是它並不因你不願聽,就不存在呀!我們就因為不懂這個佛法道理,所以才把寶貴的時間、精神,浪費在那妄想、執著上面,而不能夠參悟到清淨光明的自性真理。

 

其實要真正把自己的佛性,參悟到轉凡成聖、成佛,才能夠永久而真實地雍有這個世界的一切。沒有成佛以前,認為財富很好,拼命地掙取著,其實都是妄想。要覺悟,就要用功,把寶貴的光陰、精力,放在修持上面。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夠真正地把人生問題,悟到一點消息。這樣的人生,就變得有保障、有價值了。所以我們要舉辦佛七法會和平常共修,讓大家能有機會悟到自性。在這七天當中,希望大家儘量地發心,努力地策勵自己,在這七期之間,儘量抽出時間來參加,不要缺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