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得的是不義之財,那麼這要的財富是不可長保的。今日台灣第一家庭的弊案纏身,有許多是圍繞與金錢有關的情事上,尤其是第一駙馬趙建銘的多起貪瀆案件,利用權貴的關係攫取不義之財,更是十目所視、十指所指,讓人尤為不恥。  《法苑諸林》說:「貪財致禍大苦所惱,乖背道俗失於親疏。故智度論云:財物是種種煩惱罪業因緣。」趙建銘以一人人稱羨的台大醫生,坐收月薪十餘萬,這已是台灣高收入所得,卻仍然在公暇業餘,顯然利用身為總統女婿的身份,多方介入股市內線、關說人事、收取回扣,不義所得高達上億,不僅可能因此吃上牢飯,更可悲憫的是斷送才三十多歲的年輕前途。原本貪財是想用來享受,想不到東窗事發,反成階下囚,真是「大苦所惱」,原本一些朋友都不敢與之交遊,真是「失於親疏」,這些不義之財將來可能會被充公,因為這是「犯罪所得」。「犯罪」就如同佛教所講的「犯戒」,也就是違反社會的倫理道德,這樣的財富是無法享受的,故《長阿含經》說:「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一者求財。所願不遂。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佛在《長阿含經》的這段開示真是句句符合趙建銘的情況,人一但違反倫理道德,那麼他想求財是「所願不遂」,若果真有所得也「日當衰耗」,根據檢察官的起訴書來看,趙建銘將來這些不法所得,可能全部會被充公,而處罰的金額將近一億,就是說,這些不正常管道得來的錢財,不僅一毛都拿不到,甚至連自己原有的財產將一起賠進去。而現在他雖交保,但四鄰無人尊敬,記者每天在其住所附近守候,新聞無時無日不在探討其不法之行,這不正是「醜名惡聲,流聞天下」嗎?世人敢為非作歹,可見其無因果觀念,趙建銘可能也是如此,但不信因果,並不表示無因果,而真正可怕的是「身壞命終,當入地獄」。

  《中阿含經》談人身會造三業,其中第二業就是「不與取,著他財物以偷意取」,最後將會「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趙建銘在台開案的內線炒股所得,其實犧牲的就是那些股票的投資人,他們的財富等於是被偷盜走了,另一方面,也等於是搬走了社會國家的財富,犧牲的也是眾人的利益。

  富貴人人愛,但要取得適當,故世尊在《中阿含經》開示說:「欲得財物,行於智慧,所立以刀,依於人民,以自在為訖。」意思是說取財要用智慧,並且要像是站在刀鋒上般的戰戰兢兢,並以人民為考量,以安心自在為終,真是至理名言。貪、瞋、癡三毒其實是連體嬰,難以分割,而其中又以「貪」為三毒之首,只有斷貪欲才是根本,所以《中阿含經》又說:「正身正願,反念不向,斷除貪伺,心無有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是故正願、正心才是愛財之道。

  台灣這幾年來詐騙集團甚多,經濟不景氣使得民窮財盡,因而饑寒起盜心,但另一方面也是人心貪念的升起。很難想像有人以詐騙為業,這是失掉正命的行為,就如《阿那律八念經》所說的「求財以道不貪苟得,不詐紿心於人,是為世間正命,以離邪業。」佛教要眾生遠離非正命之業,那是斬斷慧命的行為,將來可能墮地獄而無可救拔。

  世間財雖無盡,但佛教要大家少欲知足,因為貪欲必苦。唐道淨.善道所著的《念佛鏡》說:「貪財敗德,及禍之基,取之非理,為惡之本。一切惡誓願斷,一切善誓願修,恒沙功德誓願滿,無上佛道誓願成。是知貪財者是養於蛇虺,好利者必污乎形服,吾非好貧也,是遠毒害也。」貪財是為惡之本,古有明訓,貪財就好像是養了會咬人的蛇蠍,總有一天會反噬自己。

  佛教深深知道取財必須以正道為之,對不義之財應該要有「富貴如浮雲」的心態。佛教並不是反對富貴,而是把所有心放在追逐無窮的財富上,就後就算找到財富,卻也把性命賠進去,《緇門警訓》說:「吾非惡富也,是除穢惡也。如有遠財如遠蛇虺,去利如去便利者。吾保此人漸可以為達人矣。不然生生之厚貪愛無休必將見傷其性命而污其形服矣。世人其訓之。」古人這樣的警告是值得我們銘記在心的,而趙建銘就是最好的例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