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親民黨籍立法委員高明見,出席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防SARS的吉隆坡會議,由於出席身份是代表台灣或大陸,又上演了一齣政黨鬥爭的戲碼,朝野互相攻訐,各說各話毫無交集。台灣政治的多元與複雜自解嚴後就開始,而其終極核心就是國家認同問題,只要一碰到統獨神經,台灣社會就像發狂似的,理性全失,而且每逢選舉就如此,當大陸全力拼政治時〈文革〉,台灣全力拼經濟,而奠定四十年來的經濟繁榮。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尊在佛典中告訴我們現在的世間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在與人口增長不成比例的生產,造成資源分配不平均,正是古代戰爭掠奪的根源,而使得眾生憂愁不安,這就是劫濁;由於社會動盪不安,眾生的思想就愈見紛擾、混亂,這就是見濁;在這種環境之下,貪欲、愚癡、憍慢就日益增多,這就是煩惱濁;眾生的你爭我奪,造成內亂,這就是眾生濁;在混亂之世就會發生死傷、疾病、饑餓等三災,人壽因而縮短,這就是命濁。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肆、如何依十行而離世間

一、無屈撓行

「離世間」並不是要遠離這個世間,《華嚴經決疑論》說:「是佛果後,普賢常行無休息,常處世間而無染污,名離世間。此普賢常行還以根本普光明智,還普光明殿中說,明不離初信之果用,恒利眾生恒在世間,而無染污,名離世間品。」 《新華嚴經論》云:「是一切諸佛皆成佛果,恒以自己果行常行利生,亦名為利世間品。」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無違逆行(忍辱波羅蜜)

在〈離世間品〉中,普慧菩薩問普賢菩薩無違逆行的問題是:「菩薩發無畏心的是指什麼?」普賢菩薩回答:「菩薩摩訶薩有十種發無畏心。何等為十?所謂滅一切障礙業,發無畏心;於佛滅後護持正法,發無畏心;降伏一切魔,發無畏心;不惜身命,發無畏心……離二乘地,入甚深法,發無畏心;於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心無疲厭,發無畏心,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法,則得如來無上大智無所畏心。」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十行品〉中,功德林菩薩自問自答,他說:「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佛子!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望果報,不求名稱,不貪利養;但為救護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為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施我身肉,令我得食,以活其命!爾時菩薩即便施之,令其歡喜,心得滿足。如是無量百千眾生而來乞求。菩薩於彼。曾無退怯。但更增長慈悲之心。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離世間品〉在《華嚴經》中的地位與特色

澄觀清涼國師將《華嚴經》分為七處、九會、五周、四分。第一會在摩竭陀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演揚如來依正因法及果報境界,令眾生由欣慕而生信。是為四分中之第一「舉果勸樂生信分」,於五周中屬「所信因果周」。自第二會到第七會的「修因契果生解分」是對法起解,因此二會在普光明殿,說十信法門;三會在忉利天宮,說十住法門;四會在夜摩天宮,說十行法門;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壹、 前言
一、 研究動機及目的
《華嚴經》中的〈離世間品〉是很有意思的一品經,經中記載普慧菩薩問普賢菩薩二百個問題,普賢菩薩給予每題十答,總共回答了二千個答案,所謂「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普慧菩薩所提出來的問題,包括從初發心乃至成佛的二百個根本問題,普賢菩薩以他自己的修行實證經驗,以二千個答案,一一地給予各種必要的層次,一層一層的指點解決方法。這二千個答案也是行門,包含菩薩修行成佛的六位行法 。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果得的是不義之財,那麼這要的財富是不可長保的。今日台灣第一家庭的弊案纏身,有許多是圍繞與金錢有關的情事上,尤其是第一駙馬趙建銘的多起貪瀆案件,利用權貴的關係攫取不義之財,更是十目所視、十指所指,讓人尤為不恥。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胎藏喻

「譬如胎藏中,諸根悉成就,體相無來處,業性亦如是。」

譬如人在母胎當中,究竟是怎樣長大的呢?在母胎當中起初並沒有甚麼東西,但是慢慢他能生長,諸根悉成就,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表現出來的統統都具備,試問這胎兒的身體,胎兒的現相、諸根有來處嗎?來處不可得。不是從外面送進去,所以並沒有來去之處,胎藏是由十二因緣而成的。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伍、業果是何等甚深呢?
一、甚深的定義
  我們無法去了解佛所說的法,所以它深奧,尤其我們凡夫在外凡的階位,無法確實去掌握到佛法的實義,所以叫做甚深。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踏入佛堂,四周祥和的氣氛,令我嚮往。雖然對於佛教,只有淺顯之認識,也不敢再此賣弄愚知,分享心得應當是最恰當的形容詞吧!就我所知,佛學概要重於因果,而今就從這個名詞著手。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貳、業因與業果之間的關係

一、緣起的定義
  佛教的因果原理,是建立在「緣起」上,緣起有廣狹的分別,以廣義的緣起說,世出世間的一切諸法,沒有一法不是托緣而起說為緣起,諸如自然界及生命界的種種,找不到一法不是從緣而起的;以狹義的緣起說,則是專指十二緣起支說的,亦即唯就有情的生死流轉說的。如通常說的業感論,就與業果說是相當的。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法師、各位菩薩大家好,今天是華嚴佛七法會的第四天,相信這幾天以來,大家一定已經觀照到自己的心,念佛共修就是在洗滌我們的心,今天我們共同來探討我們內在的一顆心。佛教總括來說就是唯心論,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萬法唯心」。例如在晚課蒙山施食的第一句就念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眾生沉淪於生死苦海之中,流轉三界不得出離,無能解脫,係何原因呢?是否有個造物著在主宰著我,支配著我?又為何有人一生榮華富貴、高官厚祿;而有人貧窮下賤、盲聾瘖啞五根不具足?為何有人長壽;有人英年早逝呢?喜歡的人不得常相住;不喜歡的人卻擺脫不了糾葛呢?……在在有很多問題縈繞著我,不得而解,這是促使我對真理的追求而踏入佛門的原因,也是我欲探討本文的所在。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法講求應病與藥,眾生的問題以佛法對治以收解決之道。近來台灣天災人禍不斷,在大共業的籠罩下,有人撲倒有人昂立,這其中的因素自然不是運氣,而是平時個人的修為。像台灣今年連逢多個颱風,皆造成災害,低窪處每逢大雨即淹,山裡則土石流不斷,因為凡是青山綠水之處,皆因政府處理不當,鼓勵發展觀光,造成濫墾濫伐,對自然生態造成嚴重破壞,這種短視近利的作法被「二○○五年環境永續發展指數」列全球一百四十六個國家中倒數第二,台灣水土保持之嚴重,可見一斑。

mos13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